坟土荒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八一中文网www.izwd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毕竟一个人存在的痕迹,除了自身的肉体以外,余下的就是精神信念,对于当地被种姓制度笼罩的印度人而言,其本身的精神信念源自于从小到大,耳濡目染,几十年积累下来的,甚至烙入灵魂的印记。
种姓制度就是正确的,对于当地的人而言这就是事实!
而要瓦解种姓制度,就必须要消灭掉这种烙入灵魂的印记。
换句话说,除了毁灭,除了凋亡,其实没有半点办法。
李优之前的手段就是毁灭,但本地人太多,不管是外圣,还是外王,中国自古以来其实都不会认同大规模的屠杀,哪怕是匈奴这种死仇,也都是会准许投降、融入的,故而陈曦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说是抹除掉上千万被种姓制度完全侵染,连灵魂都腌入味儿的本地人。
故而所能选择的也就只有凋亡这个不见血的消除方案。
毕竟汉室前往恒河那边的女性其实是很少的,所以汉人娶当地的女性会是一个必然发展。
陈曦在某段时间曾经考虑过这种迎娶会造成的文化侵蚀问题,毕竟这些女性从出生下来,接受到的一切信息都是种姓制度的信息,她们和汉卒的结合,必然会给大多数什么都不懂,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做文化侵略的汉卒带来一些属于种姓制度的痕迹。
至于说让陈曦给这些汉卒进行宣贯什么的,根本是扯淡,一方面是没有那么多可以用来普及思想教育的人员,另一方面,你课堂上念得经再多,也不如床上的耳旁风。
所以这玩意儿真要说其实是很致命的一点,这也是为什么陈曦会对于恒河士卒进行轮换,而且会尽可能的将那些娶了恒河女性的士卒送回本土,说白了就是远离种姓制度的发源地,让青壮带着老婆回老家,接受普遍性汉文化的洗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