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行小杨柳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八一中文网www.izwd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这句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,你所见、所闻、所感、所想,你大脑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。除此之外,对你来说,不存在另外一个世界。或者说,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,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。

这句话其实可以证明,王阳明心学并没有否认“物”的客观存在,只是针对于一个特定的人来讲的。比如一本书,张三看到它了,那么它就存在张三的心里,李四没有看到它,那么它在李四的心里就不存在。

但客观上讲,这本书仍然是存在的。过去王阳明心学曾长期被简单地贴上唯心论的标签,其实是不公正的,更是不科学的,王阳明心学也是唯物的。

王阳明当年在贵州龙场悟道,他所顿悟的“道”,是“吾心之道”。

也就是说,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一颗“本心”,这一本心实际上就是我们生命的本源。

我们之所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,能通过人的六种感觉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(意,意念,指的是“大脑起心动念”)去认识世界,去分辨善恶,去做出各种是非判断和复杂推理,就在于我们具有这样一个“本心”。

所以说,圣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个人心中,心外无理,故不必向心外去求什么,“吾心即道”。求理于吾心,就是“圣人之道”。

所以人人皆生而具有一颗圣心,人人皆生而具有圣人之道,人人皆有成为圣贤的潜力,人人皆可以成为圣贤。

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不假外求”。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根基。

他认为,理全在人心,应该向心内去求。“心即理也,天下又有心外之事,心外之理乎?”“我的灵明,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。天没有我的灵明,谁去仰他高?地没有我的灵明,谁去俯他深?鬼神没有我的灵明,谁去辩他吉凶灾祥?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,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。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,亦没有我的灵明。”

仙侠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神农仙君

神农仙君

叶非叶
本想在这修仙界种种田,养养老,顺便再修个仙。谁成想刚穿越过来就被便宜老婆一刀砍来:“你不是我夫君!说,我夫君呢!”...
仙侠 连载 57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