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路逆风的80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八一中文网www.izwd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迁到洛阳后,周王室的地盘只剩几百里,跟个小诸侯差不多。平王想修宫殿,没钱;想祭祀祖先,没钱;甚至他孙子周桓王死了,下葬费都凑不齐,只好找鲁国借钱。《春秋》里记着「王崩,不赴于诸侯,鲁国乞籴于周」,天子死了都没钱发讣告,得找诸侯讨饭吃,这面子丢到家了。

1957年洛阳出土的「王孙诰编钟」,铭文里说「余献钟于天王」,是楚国诸侯给周王送的礼,说明周王室穷得要靠诸侯施舍。更惨的是王室成员的墓葬,洛阳金村出土的东周天子墓,随葬品只有普通青铜鼎,跟西周天子的九鼎八簋没法比,有个墓室里甚至用陶鼎代替青铜礼器,这在西周可是庶民才用的东西。

四、周郑交质:天子跟诸侯互换人质的荒唐事

平王东迁后,最依赖的是郑国,但郑庄公(郑武公儿子)越来越跋扈,不把天子放眼里。平王想重用虢国国君分郑庄公的权,郑庄公不干了,跑去质问平王。平王吓得赶紧否认:「没那事儿!」为了表示信任,双方玩了个奇葩操作——「周郑交质」:平王把儿子狐送到郑国当人质,郑庄公把儿子忽送到周朝当人质。

这事儿《左传》写得明明白白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天子跟诸侯互换人质。1971年河南新郑出土的「郑伯克段于鄢」青铜器,铭文里郑庄公自称「伯」,按礼制,周王以下是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郑庄公只是伯爵,却敢跟天子叫板,可见周王室有多没地位。更讽刺的是,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病死了,平王白发人送黑发人,连个说法都不敢要。

五、楚王问鼎:诸侯公开问天子九鼎有多重的挑衅

到了楚庄王时期,楚国强大起来,带兵跑到洛阳郊外阅兵,故意问周王室的使者王孙满:「听说大禹铸了九鼎,这玩意儿到底有多重啊?」这话意思很明显:想抢天子的宝座。王孙满只好打哈哈:「鼎的轻重不重要,重要的是德行。」楚庄王冷笑:「别废话,把鼎上的纹饰给我说说,我回去也铸一套!」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黜龙

黜龙

榴弹怕水
此方天地有龙。<br> 龙形百态,不一而足,或游于江海,或翔于高山,或藏于九幽,或腾于云间。<br> 一旦奋起,便可吞风降雪,引江划河,落雷喷火,分山避海。<br> 此处人间也有龙。<br> 人中之龙,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。<br>
历史 连载 416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