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买报想讨价还价 (第2/4页)
余生五月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八一中文网www.izwd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比如说,一个普通同学手中也没多少钱,即使他家里有钱,他父母也不会无缘无故借给你五千块钱,这种事情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。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人家凭什么要白白帮你呢?
所以啊,遇到困难最终还得靠自己想办法。就像菜市场里卖鸡蛋的徐大志那样:普通鸡蛋卖一块三毛九一斤,一斤大概有七八个。他不怕难为情会吆喝,卖的又是土鸡蛋,虽然有人嫌贵,要两块钱一斤,但懂得的人都知道土鸡蛋好。这不,他刚卖出去三十多个土鸡蛋,就卖了八块钱。你看,只要肯动脑筋,愿意吃苦,总能找到办法的。
这三十多个鸡蛋是一家人勒紧裤腰带、省吃俭用才攒下来的,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——不管你家多么拼命干活、多么精打细算,这点鸡蛋也就只值这个价了。
徐大志这趟出门,光坐车就花掉了三块多钱的路费。现在他兜里就剩下六十块钱老本,再加上刚挣来的八块钱辛苦钱,全部身家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六十八块钱。
可问题就出在这儿——他得靠这六十多块钱的本钱,在短短二十天里翻出将近一百倍的利,要变出五千块钱来!掰着手指头算算,平均每天至少得赚三百块。说句实在话,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。甭管放在哪个年头,任谁拿着这点儿本钱做正经生意,想在二十天里赚出这么大笔钱,那都是痴人说梦。
当然过二十年后,靠卖体力搬冰箱空调啥的,每天赚三五百元,那还是有可能的,可这毕竟是1987年,普遍工资还不上百元的时代。
所以啊,徐大志心想,指望用钱生钱这条路是彻底走不通的。这六十多块钱充其量只够这几天勉强吃住糊口,要想破这个局,还得靠脑瓜子想出别的赚钱门道才行。
徐大志站在邮电局门口,深吸了一口气。他摸了摸口袋里仅剩的几十块钱,走进邮电局营业部,他看见卖报窗口后面坐着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姐,正低头织着毛衣。
"大姐,打扰一下。"徐大志陪着笑脸问道,"这晚报报纸怎么卖的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