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狗是军统特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八一中文网www.izwd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鬼子六的存在,对陆研新而言,是导师,是战友,更是一座行走的、拥有超越时代视野与缜密逻辑的“超级数据库”。它或许无法直接给出某个具体的前沿化学式,但它那历经生死淬炼出的洞察力、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能力,以及那种属于顶尖特工的、在庞杂信息中迅速找到关键节点的直觉,无数次地将陆研新从思维的牛角尖里拽出来,为他指明方向。
在元宝的“点拨”下,陆研新对那份从实验室“借”出的、关于人工晶体生长的异常数据,有了颠覆性的理解。他没有简单地复制或修补,而是另辟蹊径,结合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元宝提供的“战略性”思路,将研究方向定位于 “基于局域场调控的超常化学计量比功能性晶体生长机制研究” 。
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新颖的领域。他的博士论文,便是以此为核心。
写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期间,“周老板”导师多次质疑,认为他“好高骛远”、“不切实际”,试图将他拉回那些更容易出“短平快”成果的横向项目上。但这一次,陆研新没有妥协。他凭借着元宝帮他梳理出的、逻辑严密到近乎无懈可击的理论框架,以及前期扎实的模拟数据,一次次顶住了压力。
甚至在一次关键的课题组汇报上,当“周老板”抓住一个细节问题穷追猛打时,趴在陆研新脚边假寐的元宝,不动声色地用爪子碰了碰他的脚踝。一道意念瞬间传来:“注意第三章第二节,引用Stillinger-Weber势函数解释界面能的部分,用我们昨晚推演的修正模型回应。”
陆研新心领神会,从容不迫地切换了阐述角度,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,不仅化解了诘难,更让在场的几位评审教授频频点头,目露赞许。
最终成稿的论文,如同一块经过千锤百炼、终于绽放出内在华彩的晶石。论文不仅逻辑严谨、数据翔实,其核心观点更是指向了一个充满潜力的全新方向。稿件投出后,几乎是以创纪录的速度,被材料学领域的顶级期刊《自然·材料》接收!
消息传来那天,陆研新拿着录用邮件,在房间里呆立了许久。然后,他猛地弯腰,一把将沙发上正在审阅(没错,就是审阅)他答辩PPT的元宝抱了起来,不顾它“成何体体统!放本座下来!”的意念抗议,在狭小的空间里转了好几个圈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