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路逆风的80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八一中文网www.izwd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咱今儿唠唠蔺相如「完璧归赵」的门道。《史记》里写他在秦王宫怒发冲冠,拿和氏璧要撞柱子,看着是个不怕死的主儿。但老辈人传下来的说法,里头藏着不少机巧。

先说说这和氏璧。《韩非子》里讲卞和献玉,被楚王砍了两条腿,为啥?因为玉裹在石头里,看着跟破石头没啥两样。蔺相如心里明白,这璧要是被秦王掉包,自己就是有嘴也说不清。他见秦王时,故意把璧举得忽高忽低,借着殿里的光来回照——这是在看璧上的天然纹路。老辈人说,上等的玉跟人一样,纹路独一无二,只要记住了,掉包就露馅。

再看他「怒发冲冠」那出戏。《战国策》别本里记着个细节:蔺相如进殿前,特意让随从把冠冕的带子系得极紧。到了秦王跟前,他扯着嗓子喊「秦必负赵」,脑袋一低再猛地抬头,冠冕差点被扯掉——您琢磨琢磨,外人看着,可不就像头发把冠冕顶起来了?这招叫「借力打力」,跟江湖卖艺的抖机灵一个路数,靠的是巧劲儿,不是真发火。

最绝的是他「欲击柱」的算计。河南传下来的老话说,蔺相如举璧时,脚尖偷偷勾住了柱子底下的石墩。为啥?他心里清楚,真把和氏璧磕柱子上,自己脑袋先保不住。这柱子是秦王宫里的宝贝,镶着金丝,他勾住石墩,万一手滑,玉璧顶多在柱子上蹭一下,不会碎。这就像现在人摔碗撒泼,先找个软和地儿,看着吓人,其实留着后手。

再说他拖延时间的招儿。《史记》写秦王「设九宾之礼」,蔺相如却拖着不献璧,今儿说「赵王斋戒五日」,明儿又要「秦王也得斋戒」。老辈人讲,他这是算准了日子——赵国的骑兵从邯郸到咸阳,快马加鞭要五天。他每拖一天,赵军就离秦国近一天。更阴的是,他跟秦王唠嗑时,故意扯些赵国的风土人情,什么「邯郸人打酒论葫芦」「赵地的麦子几月下种」,看似闲话,实则是让秦王摸不透他的心思。这招叫「闲言藏刀」,跟现在人谈判时扯家常,拖延时间等救兵,是一个理儿。

民间还传着个说法:蔺相如让随从把和氏璧绑在棉袄里,扮成卖棉花的混出咸阳。这随从也是个机灵鬼,出城时守关的士兵要搜身,他故意把棉袄里的棉花扯出来,撒得漫天飞,士兵呛得直咳嗽,挥挥手就放行了。这事儿《史记》没写,但老辈人说,真要干成大事,光靠硬气不行,还得有点「混不吝」的巧劲儿。

蔺相如完璧归赵,看着是凭勇气,实则是步步算计:看玉纹防掉包,系冠冕装愤怒,勾石墩保玉璧,唠闲嗑拖时间。老祖宗的智慧就在这儿——朝堂上的事儿,跟老百姓过日子一样,光靠胆子大没用,得会察言观色,懂见机行事。就像咱现在说的,「好汉不吃眼前亏」,真要办成事,得把心眼儿放活泛些,别学愣头青,上来就拼命。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大宋第一猎户:女帝别低头!

大宋第一猎户:女帝别低头!

一起抓水母
穿越成大宋灾星小叔,面对双倍嫂嫂逼留种,赵兴安扛起祖传猎弓。当全村都等着看赵家绝后时,他雪夜拖回野猪王!县衙征兵剿匪?他改良弩箭夜袭敌营,土匪头子跪地喊爹!蛮夷南下攻中原?他带领万军反杀草原,直插敌酋族地!被迫上梁山?他反手强迫迫女土匪转任,进行招安!从腚子村猎户到御前大将军!从两位嫂嫂的好叔叔到女帝的男人!赵兴安...
历史 连载 19万字
太子的位置给养子?朕不忍了

太子的位置给养子?朕不忍了

流弹
传奇望气师重活一世,在母妃和几位姐姐想要推自己代替养子前往敌国为质后,李锋不再像前世那般放弃绝代望气师之路暗中医治家人,而是进入祖地接受太祖传承。他嗑着瓜子看着亲爱的家人们因病痛而暴露本性,同时想要查明自己的身世之迷,只是得知太子的位置竟然给那个养子后,他——朕不忍了。...
历史 连载 24万字
军工科技

军工科技

止天戈
军工科技,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。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,杀人于千里之外,能重新定义战争。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,抵御外敌,护佑国泰民安,保我盛世太平。我愿为这大国复兴 锻造利剑,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。持我利剑,必将披荆斩棘,所向披靡。守我长城,必能克敌制胜,捷报频传。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时代。各位书友要是觉得《军工科技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
历史 连载 945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