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床网密织:十万床位的动态巡检 (第1/4页)
玄辰金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八一中文网www.izwd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清晨六点,明泽医院的智能管理平台准时推送了床位早报。沈知行站在行政楼指挥中心的巨幕前,指尖划过由10万张床位数据生成的热力图——75座科室楼的床位使用率已普遍攀升至85%,呼吸科、心内科等核心科室的红色区块比昨日扩大了近三分之一。
“沈院长,系统预测今日峰值床位需求将突破9.2万张。”行政助手林薇调出实时数据面板,上面跳动着各病区的“在床、待收、待出”动态,“昨晚已协调康复科、中医科腾出280张过渡床位,但重症科室的压力仍在加剧。”
沈知行抓起桌上的巡检记录仪,屏幕自动同步了巡检路线:从满床预警的ICU集群开始,覆盖内科、外科、专科病区及备用床位区。“10万张床,每张都是患者的生命线。”他快步走向电梯,“今天必须摸清每一张床的‘真实状态’,不能让数据卡在系统里。”
重症病区:红色预警下的床位腾挪
七点十五分,3号住院楼ICU专区。走廊里的移动监护仪指示灯频繁闪烁,护士站的电子屏上,“床位使用率100%”的红色警示灯持续亮着。ICU总主任张毅正对着系统调整转运方案,见沈知行走来,立刻递上平板:“昨晚新增12位重症患者,其中8位是呼吸衰竭,我们刚通过系统将3位病情稳定的患者转至呼吸科RICU,腾出3张抢救床,但还有5位患者在急诊留观等待床位。”
沈知行走进ICU病房,每经过一张病床都停下脚步。2床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王德海正处于镇静状态,监护仪显示血压、心率平稳,床头的系统终端标注着“术后第4天,可转普通监护病房”。“这位患者可以优先协调过渡床位。”沈知行指着终端,“让系统立刻匹配心外科的备用监护床,1小时内完成转运。”
走到负压病房区,一位重症肺炎患者刚用上ECMO,护士长正用系统录入耗材使用情况。“负压病房只剩最后1间了。”护士长语气急促,“系统显示还有2位确诊患者在急诊等待。”沈知行立刻打开巡检记录仪,直接连线后勤助手赵磊:“3号住院楼负压病房的备用隔离单元,多久能启用?”
“15分钟!”赵磊的声音带着喘息,“昨晚已完成设备调试,现在正安排保洁做终末消毒,系统已同步更新床位状态为‘待启用’。”沈知行点头,转头对张毅说:“启用后优先接收急诊患者,系统要实时标注‘隔离级别’,避免交叉感染。”
离开ICU时,系统提示已成功转运4位患者,腾出4张抢救床。张毅松了口气:“有了实时巡检和系统联动,床位调度比以前快了至少1倍,要是搁以前,光协调转运就要耗半小时。”
内科病区:数据与现实的精准校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