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内科经纬:在细微处守护生命根基 (第1/5页)
玄辰金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八一中文网www.izwd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清晨六点,明泽医院内科系统的7栋诊疗楼已同步苏醒。心血管内科的胸痛中心预警屏率先亮起红光,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无创呼吸机完成自检,消化内科的内镜中心开始消毒设备,神经内科的认知评估系统启动预热——330个科室中,内科系统以28个亚专科、1200张床位的规模,撑起了医院诊疗的“半壁江山”。
沈知行站在行政楼指挥中心,平板上的智能系统正显示内科各科室的实时数据:开诊前半小时,心血管内科接诊急诊胸痛患者8人,呼吸科接收重症肺炎转诊患者12人,消化内科预约内镜检查达68台。“内科是基础,也是防线。”他对身旁的林薇说,指尖划过“多学科会诊”“急慢分治”“远程协同”三个模块,“今天重点看内科系统如何用精准与协同,接住日常诊疗与疑难重症的双重考验。”
心血管内科:与时间赛跑的“心”防线
七点十五分,心血管内科的胸痛中心已进入“战时状态”。120急救车刚停稳,患者王先生就被抬下担架,他捂着胸口,脸色惨白:“胸口像被石头压着,喘不上气……”分诊护士立刻用工作机扫描患者腕带,系统同步调出既往病史:“高血压10年,曾因心绞痛住院,初步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。”
“启动胸痛绿色通道!”心内科主任张涛一声令下,系统自动触发多学科联动:急诊检验科优先检测心肌酶,影像科提前预留CT机位,导管室启动手术设备。患者刚做完心电图,系统已推送“ST段抬高型心梗”诊断,导管室的手术团队早已穿戴整齐。“从入院到球囊扩张,用时28分钟,比国家标准快了12分钟。”张涛看着屏幕上恢复血流的冠脉影像,对团队说。
在普通诊室,来自外省的房颤患者李女士正在复诊。“以前在老家每月都要犯一次心律失常,自从用了你们的智能心率监测手环,系统每天推送用药提醒,还能远程让张主任调药,这半年一次都没犯过。”李女士展示着手机里的心率曲线,系统自动标注了3次异常波动,均被及时调整的药物压制。
上午九点,沈知行来到心衰病房。这里的患者床头都配有智能体重秤和液体平衡监测仪,数据实时上传系统。“3床患者昨晚体重增加1.5公斤,系统预警‘液体潴留’,我们连夜调整了利尿剂剂量。”护士长介绍,“系统还能根据患者的饮食、用药、体重数据,自动生成‘心衰管理方案’,家属通过手机就能查看执行情况。”
此时,远程会诊中心正连线云南联盟医院。对方传来一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报告,张涛对着屏幕分析:“患者射血分数28%,符合CRT-D植入指征,我们派专家明天过去指导手术,系统已同步手术方案和耗材清单。”挂断连线,张涛补充:“通过联盟系统,我们每月能远程指导15例复杂心衰手术,让患者不用跨省奔波。”
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:呼吸之间的生死守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