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成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八一中文网www.izwd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这话像颗石子投进院里的小水池,溅得大家都直起腰。邢成义正给新砌的湖岸铺青石板,手里的瓦刀“当啷”掉在地上;陈露腌糖蒜的玻璃罐刚拧到一半,糖醋汁顺着指缝滴在围裙上;苏清沅抱着吉他坐在台阶上,弦上缠着的桂花枝轻轻晃——她来素味斋快俩月,还没见过秋天的蓝色港湾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第二天清晨,五个人挤着熊立雄的小电驴往巷外走,车斗里的竹篮装着陈露蒸的桂花糕,裹着蓝布帕子,甜香从布缝里钻出来,引得路人直回头。邢成义穿着新买的卡其布褂子,领口别着朵新鲜桂花;陈露换了件枣红色的薄毛衣,是她年轻时的嫁妆,袖口磨出了毛边却更显温润;苏清沅的白裙子外罩了件浅灰开衫,碎发被风掀起时,耳后的珍珠耳钉像落了片秋阳。
离着半条街就闻到了桂花香,比素味斋的更浓,混着些清冽的菊香,像被秋风酿过的酒。走到蓝色港湾入口时,众人都愣了——红砖墙爬着的仿真常春藤不知何时换了颜色,深绿里掺着赭红,像被谁泼了桶颜料;铜制路灯的玻璃罩上落着几片银杏叶,风一吹,光影在地上晃成碎金。
“这哪是商业区,分明是幅画!”李萌萌掏出画板就蹲在地上,铅笔在纸上沙沙游走,把入口处那排悬铃木先画了下来。树影已经疏朗,枝桠在天上勾出镂空的网,阳光从网眼里漏下来,在红砖路上织出满地光斑,像谁撒了把星星。
往里走时,脚下的青石板沾着露水,踩上去咯吱响。两侧的欧式小楼挂着南瓜灯,橙黄的圆灯笼坠在窗檐,和素味斋中秋挂的红灯笼不同,带着股憨气。有商家在门口摆着向日葵花束,花盘沉甸甸地低着头,花瓣却还金灿灿的,像把把小太阳。
“快看那片菊!”陈露指着中央广场,几百盆秋菊挤在一起,白的像雪,黄的像蜜,紫的像霞,最妙的是那株墨菊,花瓣浓得化不开,被风一吹,倒像团流动的墨。花田里竖着木牌,写着“秋日赏菊会”,穿汉服的姑娘们正提着竹篮采菊,裙裾扫过花丛,带起的香风裹着笑声漫过来。
邢成义蹲在菊田边,手指轻轻碰了碰花瓣:“这菊瓣厚实,能做菊花茶。”他想起素味斋的砂锅,要是用这菊花煮茶,再配块桂花糕,定是绝妙的搭配。王店长在旁边笑:“别总想着吃,先看看景。”话虽如此,却也摘了朵黄菊别在鬓角,和她银白的头发相映,倒添了几分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