旻陶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八一中文网www.izwd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景德元年,正月二十四日夜。
细雪映寒夜。
汴京毕宅闲得居内,烛火明亮,炭火正红,炉中水汽升腾。
苏赢月端坐案前,眉目低垂,唇角微抿,纤指执笔,笔尖墨色点染,正认真临摹一幅花鸟图。
她画得极认真,即使月白袖口染上一点墨色都未察觉,在她笔触下画中枝桠已见雏形,画锋柔中蕴刚,清瘦劲峭,可见其功。
案旁一只白瓷笔洗盛着半泓清水,水面浮着几缕墨丝。
“阿公,您瞧我这一笔可还妥当?”她忽而抬头,整个面庞瓷白清丽,明珠般的眼眸中盛着几分期待,又带着小女儿的娇憨,全不似平日人前那般端庄娴静。
端坐桌案对面,当朝吏部侍郎、翰林学士——六十六岁的毕士安闻言,从书卷中抬首。
老人鬓发斑白,面容清癯透着几分病色,但双眼仍炯炯有神。
他放下手中校勘的《尚书》注疏——书页边密密麻麻地批着蝇头小楷。倾身端详外孙女的画作,忽而轻笑:“枝干之技倒是又精进,只这山石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