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心脉续章 半年后的双台攻坚 (第1/4页)
玄辰金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八一中文网www.izwd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清晨六点,明泽医院心脏外科的手术中心被两层紧张包裹——3号、4号手术间的无影灯同时亮起,器械车均按“复杂先心病二期矫治”标准陈设,只是一台旁的温箱贴着“朵朵,3岁6个月”,另一台旁的病历夹标注“辰辰,4岁”。沈知行站在中控室的巨幕前,指尖在双屏影像间切换:左侧是云南患儿朵朵的复查彩超,肺动脉瓣环直径已从8mm增至14mm,符合根治条件;右侧是新疆转诊患儿辰辰的影像,“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”,与朵朵同期完成一期姑息手术,今日同步接受二期根治。
“双台并行,分工不变。”沈知行对着对讲机下令,“周凯(心胸外科专科副院长)主刀朵朵的‘法四根治术’,林峰(专科总主任)统筹辰辰的‘大动脉调转术’,我两边巡场,系统全程同步双台数据,确保无干扰联动。”巨幕上,智能系统自动生成双台手术时间轴,关键节点用红圈标注,体外循环、麻醉、监护的资源调配表清晰罗列,甚至连两台手术的器械传递顺序都做了错峰设计。
术前协同:在“同步”中找“节奏”
七点整,双台术前核查同步启动。3号手术间里,周凯正用标尺比对朵朵的最新影像:“肺动脉发育达标,右室流出道通畅,今天的核心是切除一期补片,置换人工肺动脉瓣,结扎体肺分流血管。”巡回护士举起器械包:“人工瓣膜型号21号,与系统匹配的患儿体重(15kg)完全吻合。”
4号手术间内,林峰已完成辰辰的体外循环预充:“采用‘常温体外循环’,减少心肌缺血时间,系统预测转流时间65分钟,比常规缩短15分钟。”麻醉科主任在双台间切换视频:“朵朵麻醉诱导已完成,血氧饱和度98%;辰辰心率稳定在115次/分,均达手术标准。”
中控室里,沈知行盯着系统的“双台资源冲突预警”模块——当3号手术间申请“高频电刀”时,系统自动锁定4号的闲置设备并推送调度指令,全程耗时不足10秒。“体外循环师注意,朵朵的转机时间预计比辰辰早10分钟,耗材库已按顺序备料。”他通过系统下达指令,屏幕上的资源状态栏同步更新为“全匹配”。
七点四十分,双台患者均已麻醉就绪。朵朵的母亲隔着玻璃挥手,手机里存着半年前沈知行写下的“康复承诺”;辰辰的父亲则握着林峰递来的手术流程单,上面每一步都标注着“成功率>95%”。沈知行按下启动键:“3号、4号手术间,同时开始!”
双台攻坚:在“平行战场”上的精准操作
上午八点,3号手术间内,周凯的手术刀精准划开朵朵原手术切口。“小心分离粘连,一期补片与右室壁贴合紧密。”沈知行走进手术间,目光落在术野中,“用锐性分离法,避免损伤新生血管。”周凯点头,镊子轻挑补片边缘,电凝止血器同步跟进,创面几乎无渗血。
此时4号手术间里,林峰已完成辰辰的胸骨劈开。“主动脉、肺动脉位置完全颠倒,室缺直径12mm。”他对着镜头讲解,工作机同步将影像传至中控室,“第一步游离大动脉,第二步闭合室缺,第三步调转血管位置,动作要快,心肌保护是关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