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柴宗训望着延寿女:答应我一件事好不好?(四) (第4/4页)
孙苏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八一中文网www.izwd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‘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’。”她轻声说,“但‘信’的前提,是坦诚。”
耶律延寿女抬起头,眼里有些迷茫:“姐姐,我是不是做错了?”
“没有。”耶律观音女蹲下身,指尖拂过她写的“每年互市增加五千匹战马”,“你在做的,是比坦诚更难的事——带着伤疤,还愿意相信和平。”
三日后,辽王的队伍离开汴梁时,柴宗训送的不只是满车的稻种和麦种,还有一份用“麦田之约”铜印盖了章的盟约草案。耶律璟看着草案上“逐年递增粮种,辽则开放三处互市”的条款,又看看女儿眼里的期待,最终在末尾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“告诉小皇帝,”他对韩通派来的使者说,“明年春天,我会亲自带第一批辽地的麦穗去汴梁,换他的新粮种。”
马车驶过黄河浮桥时,耶律延寿女掀开窗帘,看见柴宗训站在南岸的麦田里,手里举着那本“和平册子”,册子上的“麦田之约”铜印在阳光下闪着光。她摸了摸腰间那枚从父汗处讨来的小铜印——上面刻着“契丹稻”三个字,是父汗昨晚亲自刻的。
“父汗,”她轻声说,“明年的麦穗,一定会比今年的更饱满。”
耶律璟勒住马缰,望着南岸那片金黄的麦田,忽然笑了:“嗯。就像这盟约,得一粒麦子一粒麦子地结,才能成气候。”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